《道德经》,又称《道德真经》、《老子》、《五千言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,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为其时诸子所共仰,是春秋时期老子(即李耳)所作的哲学著作。在先秦时竹简《文子》称《上?经》、《吕氏春秋·注》称为《上至经》,在汉初汉景帝尊为《道德经》,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《道德经》翻译为梵文。唐高宗尊称《道德经》为《上经》,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《道德真经》。
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《德篇》和下篇《道篇》不分章,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,前37章是《道篇》,后44章为《德篇》。《道德经》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,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,对中国哲学、科学、政治、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,《道德经》是除了《圣经》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。
李耳(公元前574年–公元前460年),即老子,中国周朝春秋时期的哲学家、道家学派创始人,诞生于河南鹿邑太清宫镇,古代楚国苦县人(今河南鹿邑),在道教中为太上老君的第17代化身。著有《老子》(又名《道德心经》、或称《道德经》)一书,共81章。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,《纽约时报》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(孔子)曾数次向老子问礼、求道。自古有“老子天下第一”之称。老子于公元前460年仙游,安葬于今陕西宝鸡境内。
如有链接失效 联系微信客服exj9432
© 版权声明
申明:
(1)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,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
(2)古币仅用来维持网站运营,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,并非购买文件费用(1元=1古币)
(3)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!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